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,“促进人的发展”是教育的核心,“综合素质评价”应运而生。它是贯穿孩子小学到高中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,和星章有相似之处,在时间和内容上有承接和延续。
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、记录、分析,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,一般分为七个维度(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),分别是“道德品质”、“公民素养”、“学习能力”、“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”、“运动与健康”、“审美”、“表现能力”。
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,对学生规划人生、对学校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。
以成都市为例,成都市初中生/高中生的综合评价填报是有统一平台系统,需要每个学生都填写。初中生不怎么看星章了,但还是要看荣誉,看综合素质评价。
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公开信箱
成都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
除了成都市,像山东省、北京市、上海市等多个省市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,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,因为综评和学生档案、中考乃至高考都有关系。
山东省教育厅发布
山东省教育厅通知
山东省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
北京市教委发布
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参考。相关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,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,提前向社会公布,使用情况必须规范、公正。从2020年起,在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试点,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,逐步扩大试点范围。
上海市教委发布
上海各大高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
使用办法
多方面呈现学生情况,不能“以分取人”。
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,应该多方面呈现并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、个性特长,不能简单地“以分取人”。
通过写实记录,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、客观评价,引导学生发现自我,建立自信,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参考,帮助其确定个人发展目标,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
官方文件规定:各区(市)县教育行政部门、各初中学校在制定指标到校生推荐方案时,应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。
学生未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,导致不能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证明材料,原则上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。
高中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、艺术体育等项目班招生时要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。
普通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批次按分数、志愿投档录取时,考生升学成绩相同时,初中阶段获得市级及以上“新时代好少年”“劳动奖章”“劳动小能手”的优先投档,考生未按要求完成写实记录的、初中在校期间存在考试舞弊、校园欺凌等行为的最后投档。
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综合评价是高考招生模式的一种,高校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时,综合参考考生高考成绩、高校测试成绩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、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,从而进行择优录取。综合素质评价,作为新高考、综合评价等招生模式考察的一个维度,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。
综合评价招生参照综合素质评价,进行择优录取的机制,旨在破解“唯分数论”、“一考定终身”等高考弊端,发挥高考“指挥棒”的正确导向,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,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,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促进高校科学选才。从新高考改革方向来看,综合评价招生模式,是国家正在探索的一种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从“选分”到“选人”的试点项目。
1.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,如诚实、守信、友善、尊重他人等。通过讲述品德故事、观看教育影片等方式,让小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。
2. 增强社会责任感,鼓励参与公益活动,如垃圾分类宣传、关爱孤寡老人等,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。
3. 注重文明礼仪教育,包括礼貌用语、行为举止得体等,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。
1. 培养学习兴趣和好奇心,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。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、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实现。
2. 提高学习能力,包括注意力、记忆力、思维能力等。例如,进行专注力训练、学习记忆方法、开展思维拓展游戏等。
3.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如按时完成作业、认真听讲、积极思考等。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监督。
1. 重视体育锻炼,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时间。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,如跑步、跳绳、球类运动等,增强体质。
2. 关注心理健康,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,家长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,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。
3.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小学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。
1. 培养对艺术的兴趣爱好,如音乐、绘画、舞蹈等。可以参加艺术培训班或社团活动,让小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、创造美。
2.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,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,让小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。
3. 鼓励参加艺术表演和比赛,锻炼胆量和表现力,同时也能提高艺术水平。
1. 组织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图书馆等场所,拓宽视野,增长见识。
2. 参加研学旅行,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,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. 鼓励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,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。
在当今社会,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已成为广大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追求。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关乎孩子的个人成长,更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关键。
那么,究竟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呢?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三个方面为孩子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资源,帮助孩子提高综合素质,让孩子成为全面发展,适应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。
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了解教育政策、学习教育方法、为孩子寻找到更优质的资源,减少教育信息差。以下类目可以从各个维度帮助孩子有效地提升综合素养及竞争力,是培养孩子的一条路径和有效的助推力。
如若对上述活动感兴趣,可添加一宁老师微信(17771858169)进行咨询。
本公众号将专注于为4-14岁孩子综合能力赋能的信息发布及优质教育资源、学习渠道的推广,希望帮助孩子们遇见光,成为光。 内容涉及文学素养、美育、科创、数学思维、英语学资源等相关活动及内容,所展示的信息均由该信息发布方或者组织方提供安排与服务